ob体育农业呆滞行业发扬六大趋向及计谋驱动成分、市集范围、发扬前景
发布时间 : 2023-11-23 02:00:44农业机械产业链上游为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和发动机等零部件;中游按功能分类,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畜牧业机械等;下游主要应用于农业、林业、牧业及渔业。农业机械与上下业的关联度较高,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相关成本,下游则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需求,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为农业机械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近年来,伴随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具体如下:
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21 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10.78 亿千瓦,同比增长 2.03%,较“十二五”末增长 19.5%;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 72.03%,同比提高 0.78 个百分点,较“十二五”末提高 8.21 个百分点。其中,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达到 86.42%、60.22%、64.66%,较上年分别提高 0.93%、1.24%、0.10%。我国八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有所上升,三大主粮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 97%以上,水稻、玉米综合机械化率也分别达到 86%、90%,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 3.63%、7.47%、8.79%。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的农机购置补贴、土地流转改革等多项政策助力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方向发展,包括拖拉机、收获机械在内的大型农业机械保有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 2021 年末,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 223.78 万台,较上年度增长 1.95%,拖拉机保有量 2,173.06 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同比分别增长 8.49%、3.65%,产品结构趋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受益于大型农机产品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我国农机效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凭借其高性价比和优异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受到青睐。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形成对外贸易顺差,出口额大幅高于进口额。未来伴随国产农机研发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技术的愈加先进和成熟,高端农业机械也有望出现国产替代的趋势。
《中国制造 2025》提出农业机械装备将朝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与先进制造方向发展;《“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推动机械化与智能信息技术相适应,引领推动农机装备创新发展;《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在“互联网+”及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下,农业机械行业预计将推动物联网、北斗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农机作业融合,加速推进农业机械设备高端化和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智能农机企业生产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环节。未来伴随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农业装备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拓展到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园艺作物等品类,从种植业延伸到畜牧业、果林业和渔业等领域。终端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也会刺激农机企业不断创新传统产品,扩展农业机械品类,推进产品及功能多元化发展,促进农业机械行业迎来新的增长点。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形成了巨头规模化竞争和中小企业专业化竞争并存的局面,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以中小企业居多,整体实力偏弱,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但近年来行业集中度呈明显上升趋势。2017 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数量为 2,429 家,2020 年底降至 1,615 家,降幅超过 33%。基于未来农业机械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大量小规模农机企业存在技术实力弱、制造水平低、困难等问题,预计未来将逐渐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国家针对农业机械行业的各项政策多次提及智能农机装备、高端智能机械、绿色化等关键字,为农业机械行业结构性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因素,农业机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未来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
2018 年 9 月,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中指出,要推进我国农机设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
2018 年 12 月,我国《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到 2025 年,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农机装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1 年 2 月,我国《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2021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要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2021年 3 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突出农机自主创新,推广使用智能终端和应用智能作业模式。
2022 年 1 月,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从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创新、示范运用智能化技术、推进机械化生产数字化管理三方面加快推进农业机械智能化、绿色化;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以感知、决策(控制)、执行三大功能为核心,开展主要农作物、特经作物、畜禽水产养殖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支撑引领现代农业生产少人化和智能化。2022 年 2 月,我国《“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农机装备薄弱环节研发,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研发应用,打造农机装备知名企业和一流品牌;2022 年 2 月,我国《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提高农机装备研发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大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2023 年 2 月,我国《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
土地流转是指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或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农业经济组织的过程。该政策可使土地由细碎化经营转为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户采用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2014 年 11 月,我国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2021 年 1 月,农业农村部颁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未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深和土地流转政策的持续完善,农业规模化生产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为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创造有利因素。
农业机械生产企业需要通过长期的技术研发、在农田中反复试验验证、不断发现问题并持续改进,才能研发出可靠性高、适应性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由于我国农业机械作业季节性较强,每年连续作业时间多在两个月以内,行业新进入者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研发推出较为成熟的产品。目前农业机械行业研发人员短缺,尤其是液压电控等高端技术人才更是极度匮乏,行业新进入者较难吸引和留住高端研发人才。因此,农业机械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随着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同步发展下,农业机械性能和作业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终端农服需求快速增长,客户结构趋向合作社、农场、大客户群体发展,跨区作业客户呈现跨度大、转移快、作业量高等特点,在提升农机利用率的同时对农机企业的服务保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机企业需建立覆盖全作业区域的一站式服务网络,投入大量人员及配件资源,快速响应、处理客户服务诉求。同时,农机企业需要依托信息化手段搭建客户信息服务中心,为终端用户提供车辆信息、作业监控、车辆远程故障预警、诊断、服务过程透明化、信息咨询发布、车辆维保提醒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支持。农机企业在产品开发的同时需要完成车辆维修手册、保养手册、配件 BOM 等的开发,并建立专项跨区流动服务队伍,全程保障农机用户售后服务的及时性,避免给农机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目前行业内能够具备完全跨区服务保障能力的企业较少,服务能力壁垒较高。
国内农业机械行业竞争激烈,终端用户对品牌的认可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在市场推广和终端用户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市场积累,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因此,农业机械行业存在较高的品牌壁垒。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列入相关目录的产品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财政补贴ob体育、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支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通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的试验鉴定。因此,行业新进入企业的产品纳入农机补贴目录具有一定壁垒。
农业机械产品具有结构复杂、专用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其他机械制造企业如进入该行业,需要投入较多的研发资金和检测设备来保证不同区域适用产品的良好性能;同时生产线的建设也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此外,农机用户对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也有较高要求,农机生产企业建立和维护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农业机械行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国内农业机械行业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零部件仍未完全自主化,制造工艺、高端装备等与国际龙头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研发能力和产品性能还无法全部满足用户需要,部分高端机具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机具大多数为中低端产品,可靠性、适应性亟待提升,部分领域或环节“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依然明显。亟需公司在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引领行业实现整体进步。
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区域、产业、品种、环节上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形。从区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区机械化发展较快,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但典型丘陵山区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低于 50%,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 72%的水平相差较大。从产业、品种和环节上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机械化水平较低。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还需因地制宜,提升均衡发展水平。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补贴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精细化补贴政策、精准支持农业机械自主研发创新等方面仍待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有不足,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农业机械安全监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专业技能急需提升,农业机械维修难、维修贵等问题有待改善,部分高能耗老旧农机仍需及时淘汰更新。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3-2029年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从整体来看,(1)印度作为全球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位列世界第二,农业机械化具备发展的基础;(2)现阶段,印度农业机械化率较低,水平低于巴西、美国和中国等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机械化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3)近年来,印度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有力的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4)印度当地政府为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出台了多项刺激和扶持政策,如粮食最低价保护政策,大力补贴化肥、农用柴油、灌溉用电和农业机械等投入品的补贴,农业的科学研究、教育和技术推广等,进一步提升了农业机械市场需求。
印度作为当前全球农业种植生产大国,在2019年拥有15,606.70万公顷的耕地面积,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度印度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5.07%。故印度农业种植资源和劳动力十分丰富,对农业机械的需求较大。因此,随着全球粮食价格不断保持高位,印度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农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冠疫情影响: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的印度疫情爆发主要在印度金融中心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而印度水稻主产邦西孟加拉邦、奥里萨帮、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卡纳塔克邦等地区疫情相对较为缓和。故印度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并未因新冠疫情的爆发而受到重大不利影响。